2020年 股價淨值比如何看?完整教學在這裡!
股價淨值比(PB),可以用來判斷公司是被高估還是低估,簡單來說,有點像是股票的 CP 值(但是反著看),股價淨值比小於1代表划算的生意,大於1則是賠本生意。更深入一點的講法,就是公司「股市中的總價值」除以「實體的價值」,其中「股市中的總價值」就是股價X發行量,也就是市值。而「實體價值」就是指不動產 廠房及設備、債務...等的總價值,也就是資產負債相底後,真正留下的價值。
股價淨值比(PB),可以用來判斷公司是被高估還是低估,簡單來說,有點像是股票的 CP 值(但是反著看),股價淨值比小於1代表划算的生意,大於1則是賠本生意。更深入一點的講法,就是公司「股市中的總價值」除以「實體的價值」,其中「股市中的總價值」就是股價X發行量,也就是市值。而「實體價值」就是指不動產 廠房及設備、債務...等的總價值,也就是資產負債相底後,真正留下的價值。
我曾經在EPS跟ROE的比較文章中,說明了「ROE越高越好」,但後來隔了幾個月,財報狗發佈了一篇文章「為什麼ROE 不是越高越好?」,瞬間被打臉,雙方都有回測做依據,究竟誰的回測系統有問題,我們來看個究竟!
說到台股基本面,就不得不提更新最快的月營收,每個月更新一次,讓投資人措手不及,今天就來教你怎麼看月營收!並比較這三種方法的獲利~
我才疏學淺,最近才發現這個指標,一用之下大為驚嘆,回測的效果還滿好的,今天分享給大家。網路上有各種算法,究竟要用財報上的營收總額算,還是直接用月營收算?用月營收算的話,要加總幾個月比較好?在這篇做簡單的分析。
如何買到好股票呢?本文用統計的方式讓大家感受本益比(PE)的高低究竟跟股價有多少的影響?是否選擇低本益比(PE)的股票就沒問題?這些都是我自己入門股票買賣最想問的問題,究竟一家公司的PE要看得多重才對。
投資人最喜歡看每股盈餘(EPS)來決定股票的好壞,股票雜誌也喜歡說某家公司EPS多好,但今天所做的回測發現,根據每季EPS選擇股票並不好!
昨天的文章介紹了ROE,是一個企業用資本賺錢的能力,可以用ROE找出會賺錢的公司,買入其股票。 但這樣會有問題! 因為ROE跟價格並沒有連動!也就是你無法確認這家公司股價是否漲過頭了!今天要來討論這個問題!
前幾篇,我們連講了PE、PB、ROE,這些是價值型選股最重要、最最簡單的幾個要素,也寫了一些還不賴的歷史回測,10萬起始資金也能有模有樣。這篇將會更深入一層,介紹杜邦分析!
今天這篇繼續討論杜邦分析,其中的三個最重要的數字: 1. 權益乘數 2. 總資產週轉率 3. 淨利率 今天就來看一下台灣的公司在權益乘數是如何分佈的!
總資產週轉率,是一個很有用的指標,可以觀察企業的營運能力,管理階層運用總資產創造營收的能力,也就是代表管理能力。
淨利率就是指企業從營業收入,真正收進口袋的錢。台灣有滿多企業沒有辦法賺錢,但有少數公司獲利滿驚人的!
今天介紹一個簡單至少近7年有效的方法,考慮杜邦分析的指標,排列組合後,我能得出的最好結果。